多看書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,充實自己的腦袋,最近看到這本書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覺得很不錯,很想買來看看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,朋友推薦我上網路書局買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,不止省去交通通勤的時間,還會幫你把書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宅配到家,覺得對朝九晚五的小資族真的很方便,如果你也想買這本書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,也可以上博客來比價看看,或是逛逛其他的書籍也不錯唷!

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

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

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

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kingstone.com.tw/book/book_page.asp?kmcode=2015610075377&RID=C1000302652&lid=book_class_sec_se&actid=WISE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


  • 《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》The Shifts and the Shocks



    後海嘯時代,當危機成為常態,

    唯有確實數算金融經濟體系的確知與未知,

    才能安然挺過下一波瘋狗浪。

    自1980年起,世界經歷了六次具全球意義的金融危機:1980年代初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;1990年代的日本危機;1994年以墨西哥為中心的龍舌蘭危機,拉丁美洲許多地區也受到波及;1997至1999年的東亞危機;2007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;以及2010至2013年的歐元區金融危機。

    這六次危機,地區和原因或許不盡相同,卻儼然自成一股不可挽回的頹勢:不但一次比一次嚴重,衝擊也愈來愈全球化;最近兩次危機甚至危及世界經濟體系的核心,甚至影響將近一半的全球經濟產出。

    金融海嘯爆發已經超過七年,危機遠去了嗎?沒有人敢確定。危機會再來嗎?很可惜,答案是肯定的。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。

    下一次危機再來,就是毀滅的大火!

    世界歷經六次危機金融之後,我們終於醒悟,在全球化及自由化的架構下,當前的金融體系,脆弱是本質,危機屬內生。而看似有效化解危機的方法,尤其是財政寬鬆和信貸擴張,其實都深化了金融長期的脆弱性。

   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?我們要如何跳脫惡性循環的陷阱?當前,世界經濟前景仍不確定,全球金融秩序仍不穩定,全球首屈一指的經濟評論家馬丁?沃夫寫作本書,做為下一次全球經濟危機的備忘錄,也是我們在渾沌中思考來路、展望出路的必讀之作。















      《經濟學人》

      《金融時報》

      《紐約時報》 一致推崇

      專業推薦(依姓氏筆劃排列)

      王伯達(財經作家)

      李紀珠(台灣銀行董事長)

      梁國源(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)

      曾銘宗(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)

      重量讚譽

      美國前聯準會主席 柏南奇

      英國前央行總裁 金恩

      美國前財政部長 桑默斯

      前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 透納

      諾貝爾經濟學家 史迪格里茲

      諾貝爾經濟學家 克魯曼

      投資大師 索羅斯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      馬丁?沃夫Martin Wolf

      倫敦《金融時報》副主編暨首席經濟評論家。2000年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(CBE)。他具備深厚的專業學養,加上敏銳的洞察力與犀利的判斷力,論述擲地有聲,備受推崇,放眼全球,幾乎無人能出其右。著有《新世界藍圖:全球化為什麼有效》(Why Globalization Works)和《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》(Fixing Global Finance)等書。

      原住民購屋貸款率利






    • 譯者介紹





      許瑞宋

     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,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、培訓編輯和責任編輯,亦曾從事審計與證券研究工作。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。譯有《品格致勝》、《商業冒險:華爾街的12個經典故事》(合譯)和《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》等書。facebook.com/victranslates。









    中古車貸款年限










    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    • 推薦序得其環中,以應無窮 曾銘宗




      致謝




      自序本書寫作緣起




      導論「我們已經不在堪薩斯了」






      第一部衝擊




      序曲




      第1章 從危機到緊縮




      第2章 歐元區的危機




      第3章 美麗新世界








      第二部轉變




      序曲




      第4章 金融體系如何變得脆弱




      第5章 世界經濟如何轉變








      第三部出路




      序曲




      第6章 正統經濟學遭顛覆




      第7章 修復金融業




      第8章 未來的長路




      第9章 修補不幸的婚姻








      結論:下一次是大火




      各章注釋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「這種事」-又一場大蕭條,可能再度發生嗎?如果可能,為什麼二戰以來不曾發生?在檢視歷史記錄,以及過去35年相對成功的經濟運作時,自然而然會心生這些疑問。為了回答這些問題,我們必須有一套經濟理論;而根據這套理論,在我們這種類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裡,大蕭條是種種可能出現的狀態之一。

    -明斯基(Hyman Minsky),1982年

    本書要談的是,2007年8月之後衝擊高所得國家的金融和經濟危機,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世界。但本書的分析基礎,是這些衝擊如何源自先前的轉變;所謂先前的轉變,是指全球經濟的變化與金融體系之間的互動。本書將探討,這些令人不安的事件,如何改變我們的經濟學觀念(這種改變是應該的);這些事件又如何改變受到影響的國家,及其他國家奉行的政策(這種改變也是應該的)。

    本書探索已經改換的世界面貌。我必須先對自己和讀者坦白:雖然我的工作是分析世界經濟,多年來也見過多場金融危機,但我未能預見高所得國家出現如此規模的危機。這並不是因為我對危機之前無以為繼的趨勢無知無覺。我2008年的著作《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》(Fixing Global Finance )以2006年發表的演講為基礎,討論金融體制的脆弱,以及1980年代初以來金融危機頻頻發生的現象。它也檢視1997至1999年新興市場危機之後令人擔心的現象:主要經濟體出現巨額的經常帳盈餘或赤字,所謂的「全球經濟失衡」問題日趨嚴重。它聚焦於三個互有關聯的現象,探究其中的意義:美國經常帳赤字愈來愈大,新興經濟體累積愈來愈多外匯準備,歐元區出現內部失衡問題。2這些討論自然是源自我更早在2004年出版的《新世界藍圖:全球化為什麼有效》(Why Globalization Works )中對金融體系的思考。3那本書雖然強烈支持全球化,但也強調金融危機代價沉重。儘管如此,我沒有預料到,這些趨勢最終造成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機,如此全面的救援行動,以及歐元區如此嚴重的動盪。

    我之所以失準,不是因為我未察覺在經濟學家所稱的「大穩定時代」(great moderation,美國經濟產出相對穩定的一段時期,尤其是1980年代末至2007年),資產價格和債務水準大幅上升,可能埋下了動盪的種子。我的失準是因為我缺乏預見西方金融體系崩潰所需要的想像力。我錯在我受限自己對經濟的心智模型,認為世界最先進的經濟體不可能再發生大蕭條,甚至不可能出現「大衰退」。我當時認為,這種事如果真的發生,只可能是因為銀行業者和監理當局犯下不可思議的大錯。我個人的經濟觀念未能通過明斯基設定的檢驗標準;這位已故的經濟學家幾乎已被所有人淡忘。

    本書希望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。本書的目標之一,是討論明斯基對經濟理論的要求(必須納入大蕭條發生的可能)是否合理;如果合理,經濟學家應該如何回應。我認為明斯基對經濟理論的要求相當合理。許多主流經濟學家的回應,是表示危機不可能預測:如果可以預測,危機不是已經過去,就是會因為理性行為者的預防措施而化解於無形。這種說法無疑能滿足許多人,因為幾乎沒有主流經濟學家預見2007年開始的這場危機;他們甚至沒想到可能發生這種危機。對居主導地位的新古典經濟學派來說,蕭條是某種外部(經濟學家會用「外生」〔exogenous〕一詞)衝擊所造成,而非系統內部產生的力量。

    與此對立的觀點認為,危機發生的原因,部分在於主流經濟學模型使得危機在理論上看似極不可能發生,結果反而令危機實際發生的可能性大為提高;我認為這個觀點看來合理得多。理性預期和效率市場假說,促成了監理當局和投資人漫不經心的態度。如明斯基指出,穩定的狀態會埋下不穩定的種子。這正是索羅斯(George Soros)所稱的「反身性」(reflexivity)的一面。索羅斯既是成功的大投機客,也是創新的經濟思想家;根據他的「反身性」概念,人類的思考方式決定人類面對怎樣的現實。幼稚的經濟學是促成經濟動盪的因素之一。在此同時,比較不傳統的分析師會表示,在現行經濟體制下,危機是無可避免的。後凱因斯學派(懷疑自由市場)與奧地利學派(強烈信仰自由市場)雖然立場截然不同,但他們會同意危機在現行體制下無可避免,只是兩派人士對於危機的起因和如何處理危機有不同看法。

    明斯基認為經濟學必須能夠設想經濟可能因為系統內部出現的事件、而非外部衝擊而爆發嚴重的危機,這種觀點在方法論上是穩當的。危機畢竟是一種經濟現象,而且已證實是資本主義經濟的恆常特質。如魯比尼(Nouriel Roubini)和米姆(Stephen Mihm)在《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》(Crisis Economics )中指出,借用塔雷伯(Nassim Nicholas Taleb)的說法,危機和隨後的經濟蕭條並不是「黑天鵝」事件(不可預測的罕見事件),而是「白天鵝」事件(相對罕見的正常事件,甚至有規律可循)。蕭條確實是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可能狀態。不納入這種可能的經濟學理論有嚴重缺陷,就像生物學理論不考慮物種滅絕的可能,人體健康理論不考慮心臟病發作的可能,造橋理論不考慮橋樑崩塌的可能。

    明斯基認為蕭條發生時,政府必須有因應措施。我認同這一點,後凱因斯學派和奧地利學派對此有不同意見:前者的理論基礎是凱因斯的均衡失業理論,後者則以米塞斯(Ludwig von Mises)和海耶克(Friedrich Hayek)的自由市場觀點為根基。明斯基本人相信「大政府」(有能力以財政赤字為民間部門提供財源)和「大央行」(有能力在金融體系失靈時支持放貸)。事實上,處理重大風險正是現代政府和央行的重要職能。除了在危機爆發時著手處理,政策制定者也必須考慮如何增強經濟抵禦危機的能力。當然,這些有關市場經濟弱點和政府責任的觀點,全都極具爭議性。

    這些事件改變了我對經濟學的看法。但是,我自1967年於牛津大學開始學習經濟學以來,已經不止一次因為各種事件而改變自己的經濟學觀點。入學牛津之後的45年間,我的知識大有增長,想法當然也會不時改變。例如,我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時認為,無論是在高所得或開發中國家,市場有必要發揮更大的作用,而總體經濟政策必須致力維護貨幣穩定。我因此加入擁護市場導向經濟觀的行列。相對於新古典學派對均衡狀態的執著,我特別欽佩奧地利學派的創見:市場經濟是鼓勵尋找營利機會的體系。熊彼得(Joseph Schumpeter)和海耶克的著作當時極具影響力(至今仍是)。近年這場危機印證了我對均衡理論的懷疑,但也喚回了我在牛津求學時對凱因斯學說產生的強烈仰慕。

    八十年之後,凱因斯對1930年代的憂慮再度成為我們的憂慮。已經有人提醒我們,未能吸取歷史教訓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。近年這場危機因此改變了我對金融、總體經濟和兩者關係的看法,因此也難免改變了我對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看法。我發現,從某個角度來看,本書的觀點更接近我45年前所抱持的態度。在此似乎應該區分一下我對世界運作方式的看法和我的價值觀,前者確實有改變,後者則至今未變。我的價值觀傳承自我的父母,尤其是我已故的父親愛德蒙.沃夫(Edmund Wolf)。他是1930年代從奧地利逃到英國的猶太難民,熱烈支持自由民主體制(liberal democracy),反對左派和右派的烏托邦與狂熱思想。他信仰啟蒙價值觀,但對人性的弱點也有認識,後者是源自他的劇本創作和新聞工作才華(與事業)。他接受人們的本來模樣,反對那些試圖違逆人性、改造人類的人。這些價值觀使他在冷戰期間成為堅定的反共者,而我後來也是這樣。

    我一生信奉這些價值觀,但我對經濟的看法卻隨著時間推移而有所改變。西方國家1970年代受經濟動盪衝擊時,我擔心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因此受損。1975年8月,英國零售物價年增率高達27%,我甚至因此思考我的國家會否走上阿根廷的路。我樂見佘契爾夫人(Margaret Thatcher)嘗試馴服通膨,限制政府對經濟的干預,約束如脫韁野馬的工會勢力,以及推動市場自由化。我認為這些是必要的改革,而雷根總統的政策至少也有一部分是美國需要的。在冷戰持續的背景下,西方國家重新振作看來有其必要,而且是正確的。我認為若要恢復社會與政府之間的適當平衡,政府從權力過度擴張、不負責任的狀態轉向權力較為節制和負責任的狀態,無疑是正確的方向。我的結論是1970年代的政府因為過度涉入各種事務而變得虛弱,尤其是在英國:每週供電三天,物價飛漲,企業盈利崩跌,勞工焦躁不安,顯示政府履行基本職能的能力愈來愈弱。當時的美國和英國均需要職能較有限但效能較高的政府,以及自足能力較高、更加強健的公民社會。

    (本文未完,更多精采內容,請參閱本書。)

    景氣不再急升暴跌,英國利率是四十年來最低的。經濟不再冷熱交替,英國正享受兩百年來最長的持續成長期。

    -布朗(Gordon Brown),2004年(當時為英國財政部長)

    我認為貨幣政策的進步很可能是促成「大穩定」的重要因素,雖然絕對不是唯一的因素。有些人認為近二十年來總體經濟波動性降低,主要是運氣好,恕我不能完全苟同,雖然我相信運氣是原因之一。

    -柏南克,2004年(當時為聯邦準備理事會長)

    過去彷若另一個世界。即使是不久之前的事,放在今天仍往往顯得奇特。政經決策者的觀點無疑是這樣。2007年8月開始的危機導致高所得國家經濟普遍萎靡,並引發歐元區的巨大動盪;這場危機令這些國家以至整個世界陷入困境,連聰明又消息靈通的政經決策者也無法預見。

    布朗畢竟是政治人物,而非專業的經濟學家,口出狂語並不令人意外。但柏南克是出色的經濟學家;他的錯誤,唉,頗能代表經濟學界。在2004年2月談論經濟學家所稱的「大穩定時代」的著名演講中,柏南克先生所講的情況如今看來完全是另一個星球的事。他說的那個世界,經濟非常穩定,貨幣政策是歷來最好的,完全不必擔心金融危機和經濟長期萎靡。柏南克先生當時還說:「經過改善的貨幣政策很可能產生了重大作用,不僅促成通膨波動性降低(這一點沒有什麼爭議),連經濟產出也因此變得比較穩定。」

    這些話如今顯得荒誕。主流經濟學界錯了。它不懂經濟的總體層面如何運作,因為它未能認識金融風險的作用;它未能認識金融風險的作用,部分原因在於它不懂經濟的總體層面如何運作。少數經濟學家確實了解經濟之所以脆弱的根本原因,但他們的觀點遭到忽視,因為這些觀點與天真樂觀的教授想像出來的理性行為者、效率市場和全面均衡世界格格不入。

    危機引發的經濟動盪不僅淘汰了僅只數年前的經濟論點,也已經(或理應)改變了世界。這就是本書的主題。本書不打算具體敘述這場危機的經過,而是嘗試分析這場危機對經濟和經濟學的啟示。我們必須仔細分析這件事,才能討論我們必須做些什麼,然後對照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的事。我們是否已經走上永續發展之路?

    我認為,答案是否定的。

    本書大綱

    本書第一部談「衝擊」,檢視2007年之後衝擊先進經濟體的金融危機如何將世界帶到2014年初的狀態。沒錯,全球化趨勢並未停歇;但是,二戰後最新、最險的金融危機已經讓世界經濟變得脆弱,並且使高所得國家的經濟變得虛弱。

    第一章檢視這場全球金融危機及其餘波,焦點放在高所得經濟體的現狀。正統經濟觀念認為這種巨大的金融危機多少有些不可思議。但是,危機還是發生了。一波波的金融危機以及因應危機的措施(拯救銀行體系、空前的貨幣擴張,以及巨額的財政赤字)均非比尋常。這些英勇的措施雖然阻止世界陷入另一場大蕭條,卻未能使高所得國家回復健康。這些國家的政府窮於應付危機的後果:失業率居高不下,生產力成長緩慢,民間部門致力減債,政府財政的償付能力日益堪憂。這些經濟體似乎會步上日本後塵,陷入長期萎靡。

    第二章關注歐元區的危機。2008年信貸資金流動一停止,歐元區的結構弱點便暴露在世人眼前。當局隨後一連串的政策干預雖有不足之處,卻也勉強阻止了體制崩潰。雖然危機處理工作有若干進展,戰後歐洲融合大計仍陷於險境,因為相關國家既不可能大幅強化結盟關係,也不可能回到各自貨幣獨立的狀態。

    第三章檢視這場危機在新興經濟體造成的後果。儘管高所得國家經濟疲弱,新興市場大致保持快速的經濟成長。但是,在包括中國和印度的新興經濟體,民間或公共部門過度負債和資產泡沫問題,也已引發更多關注。此外,先進國家的異常貨幣政策,以及大量民間資金流出這些國家尋求較高的收益,也造成新興經濟體政策制定者的嚴重難題:是否應該接受本國貨幣升值、對外競爭力降低?還是要設法抗拒(可能要靠干預匯市,風險是貨幣失控,信貸過度成長,通膨高漲,金融失序)?最後,新興市場也已出現經濟成長放緩的跡象。這些國家需要進一步的結構改革。

    第二部談「轉變」,檢視世界經濟如何走到當前的狀態。體制的脆弱最終引發如此巨大的金融和經濟衝擊,這些弱點是怎麼出現的?如果我們期待未來能更美好,就必須認清問題的根源。

    第四章集中探討金融體系的脆弱性。金融體系的核心部分為什麼會崩解?這是金融體系固有的弱點所致嗎?還是因為危機之前和危機期間的重大政策錯誤?有些人認為當局處理危機時所犯的錯誤,比危機之前的錯誤更重大,這是真的嗎?所有這些觀點都有幾分真實。這一章將分析金融體系的固有脆弱性從何而來。我將仔細檢視,在2007年之前,是什麼造成金融體系特別脆弱。本章將闡述「影子銀行體系」的成長,金融複雜性和互聯程度的升高,「道德風險」的作用,以及政府處理危機的責任。我也將指出,以通膨目標法管理經濟有其局限,而人們嚴重誤解此一局限。

    但第五章也將指出,經濟容易爆發危機的這種脆弱性,不完全是金融體系的問題所致。問題背後還有一些全球經濟事件,尤其是「全球儲蓄過剩」和與此相關的信貸泡沫,而這些問題又與一些互有關聯的經濟變化有關。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全球經濟失衡,導致新興經濟體向先進國家輸出資本,而先進國家卻未能有效運用這些資本。1990年代的亞洲危機過後,全球實質利率跌至異常的低水準,引發資產價格膨脹,最終演變成資產泡沫。但是,全球儲蓄過剩問題之所以出現,還有一個重要因素:資本與勞工之間的所得分配,以及勞工之間的所得分配改變了。本章將指出,一些以總體經濟因素解釋這場危機的流行說法(尤其是寬鬆的貨幣政策),是倒果為因。世界經濟失衡和儲蓄過剩的問題背後,是自由化政策、科技演變和人口老化促成的世界經濟根本轉變;這些變化展現在全球化、不平等加劇,以及高所得經濟體投資疲弱等現象上。

    第五章將說明信貸泡沫、儲蓄過剩,加上根本的設計缺陷,如何導致歐元區陷入危機深淵。我將指出,我們必須了解五項要素的互動:設計上的錯誤;危機之前債權國與債務國的政策錯誤;金融體系的脆弱性,尤其是歐元區國家的銀行體系;貨幣政策的錯誤;以及危機爆發時,當局在擬定因應方案上的失敗。因為這些因素,歐元區仍面臨顯著的崩潰風險,嚴重威脅歐洲的經濟穩定。

    第三部談「出路」,探討我們應如何走出困境。當局因應危機的做法有個顯著特徵:只求以最低限度的措施恢復系統的運轉。總體經濟政策是這樣,金融體系改革是這樣,歐元區的改革也是這樣。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,但這種做法不夠好:因為如此一來,經濟復甦幾乎注定疲軟與失衡,未來幾乎勢必引爆更大的危機。

    第六章將尋找適切的經濟理論。這場危機顯示,人們對現代經濟體的運作方式有很深的誤解,危機前和危機後均如此(危機後的誤解展現在財政政策上)。我們必須思考以下問題:從近年種種事件看來,近數十年來的正統經濟學還有多少站得住腳?相對於管理央行、擔任財政部門顧問的正統經濟學家,奧地利學派或後凱因斯學派是否更接近真理?我的答案是:非正統經濟學家確實比正統經濟學家正確。經濟學界面臨巨大挑戰,極需要試驗。有些人認為我們必須回歸金本位制度,本章將證明這不過是幻想。不過,貨幣與金融的關聯確實是必須處理的核心議題。

    第七章將探討如何達致更穩健的金融體系。我將先檢視當局目前正在推動的改革,然後討論它們是否足以帶給我們安全的未來。接著將討論進一步改革的可能,包括大幅提高資本要求,並建議完全取消「部分準備銀行制」。我的結論是我們必須推動更多根本改革,因為當前的金融體系在本質上需要仰賴政府。這個本質衍生危險的動機,最終很可能導致政府破產。金融操作對房地產泡沫的促進作用,是金融體系脆弱性特別重要的一面。利用土地存量提高財務槓桿,向來是破壞穩定的現象。

    第八章將討論如何改善本國以至全球的經濟。我們必須從如何達致更有力而平衡的經濟復甦說起。經濟復甦應獲得遠更為有力的貨幣和財政支援。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,經濟前景將蒙上深重的陰影。決策當局2010年太早奉行緊縮政策,是犯了錯。但是,如果不再次訴諸破壞穩定的信貸和資產價格泡沫,要恢復危機前的成長速度,要追求供需平衡,都會面臨重大限制。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法是大幅擴大投資和淨出口,但兩者都有障礙要克服。世界經濟必須調整到可持續的狀態,讓資本從已開發國家大幅流向開發中國家。

    本章將說明如何做到這點,又為何如此困難。這件事需要全球貨幣體制的改革,別的不談,我們極需創造一種新的準備資產,使新興經濟體不必奉行重商主義政策。但是如果我們做不到(看來是這樣),而高所得國家又無法創造投資熱潮,則高所得國家可能必須考慮激烈的貨幣體制改革,包括直接以貨幣為預算赤字融資。

    第九章將討論歐元區可以如何改革。歐元區眼下正面臨生存挑戰,必須決定完全或部分解散,又或者創造出大幅改善自身運作所需的制度和政策。解散歐元區是可以想像的事,但此舉至少將在短中期內造成巨大的金融、經濟和政治混亂。如果解散歐元區破壞了歐洲整合大計,則亂局持續的時間將長得多。如果不解散歐元區,則改革必須包括更有效地支援遇到短期困難的國家,某程度的財政聯邦制,更大程度的金融整合,提供更有力支援的央行,以及確保競爭力對稱調整的機制。如果沒有這些改革,歐元區將永遠無法有效運轉;而即使有這些改革,歐元區也未必能夠長期存在。

    最後的結論將回到這場危機對世界的啟示。本書會指出

















    歐元是一場災難—不用「災難」一詞,不足以描述情況之惡劣。創造歐元本來是希望促進團結,締造繁榮和削弱德國對歐洲經濟的支配,但結果恰恰相反:它損害團結,破壞繁榮,並且鞏固了德國的支配地位,至少暫時是這樣。
    儘管文化和經濟成就非凡,歐洲有犯災難性錯誤的悠久歷史,而這些錯誤通常是接近瘋狂的盲目傲慢和一廂情願造成的。2014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週年紀念。一戰可能是歐洲種種蠢事當中最重大的一件,它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,而後者其實並非無可避免。二戰之後,在美國保護下,歐洲人逾半個世紀的耐心和努力,帶給歐洲和平、繁榮與合作,可惜終於又新犯下傲慢的錯誤,雖然代價遠低於兩次大戰,卻更不必要:這一次是相信經濟情況各異、文化差異更大的主權國家組成不可回頭的貨幣聯盟,可以順利地運作。
    歐元區危機清楚顯示,這種想法是多麼愚蠢。德國管理歐元區事務雖然犯了種種錯誤,但德國的政策制定者和經濟學家了解歐元風險—這一點值得表揚。德國之外,了解歐元風險的其他歐洲大國就只有英國。慎思的德國人(尤其是德國央行的人)認識到,在現代世界,貨幣是國家與政體的產物;必須先有國家和政體,然後才創造貨幣,不能反過來。但是,其他歐洲人決定做本末倒置的事:在歐洲各國結成適當的政治聯盟之前,先建立歐洲貨幣聯盟。
    歐洲1988年設立經濟暨貨幣聯盟研究委員會,由歐洲執委會主席狄洛(Jacques Delors)擔任主席。該委員會的報告完全沒有討論貨幣聯盟得以支撐的政治基礎,只提供邁向歐洲貨幣聯盟的技術指引。當時德國正處於兩德統一後的陣痛期,而它曾為了兩德統一尋求歐洲夥伴的支持,加上出於對歐洲理想的擁護,德國人覺得自己不能抵制建立歐洲貨幣聯盟的計畫。歐洲各國很快於1991年達成奠定貨幣聯盟創建計畫的《馬斯垂克條約》,隨後幾乎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尋求加入歐元區。此後的事,本書第二和第五章已經講過。
    歐元區的建立,與美國各州組成貨幣聯盟的過程極其不同。牛津大學的歐魯克教授(Kevin O’Rourke)和加州大學的泰勒教授指出:

    美國是先有穩固的政治聯盟(其成員要退出現在是難以想像的事),這為各州逐漸建立經濟暨貨幣聯盟提供了一個基礎。美國憲法包含一些關鍵假設,包括可以有長存的國債(一種關鍵的集體安全資產),聯邦政府有徵稅權(最終的中央財政能力),使用共同貨幣,以及商務條款(確保各州之間有真正自由的貿易)。後來經歷重大危機之後,美國又建立了銀行業聯盟和具經濟意義重大的財政聯盟。相對之下,歐元區和歐盟都不是政治聯盟;退出歐元區或歐盟是可以想像的,也是人們公開議論的事;歐元區和歐盟都沒有中央財政機關,也沒有共同的公債,而且債權國看來不想朝這方向發展。種種限制意味著有利於歐元區的事未必可行。

    希臘、愛爾蘭、義大利、葡萄牙和西班牙等五個歐元區成員國,陷入了嚴重的經濟蕭條,失業率升至極高的水準,公共債務也飆升(見第二章,尤其是圖17和18)。在希臘和葡萄牙,青年失業率超過55%。它們失落的不僅是十年,還有一整個世代的一大部分人。截至2014年初,我們只能看到虛弱的復甦,但失業率很可能居高不下到2019年底,甚至更久。賽普勒斯甚至在2013年實施資本管制,因而證實了所有人都已經知道的事:除非是現鈔或硬幣,一歐元未必就是一歐元。賽普勒斯銀行帳戶裡的一歐元,與德國銀行帳戶裡的一歐元未必一樣:後者可以隨時隨地自由地用來支付帳款,前者則不行。
    人們對歐洲體制的信任已驟減。一些國家出現了立場極端的政治勢力,歐洲許多國家的人民心懷憤恨。戰後歐洲各國和整體的安定正受損。在此同時,歐洲的掌權者散播支持財政緊縮的陳腔濫調和過度樂觀的預測。歐洲









    編/譯者:許瑞宋
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規格:平裝
    分級:普級
    開數:25開15*21cm
    頁數:400

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    商品訊息簡述:








    • 作者:馬丁.沃夫

      追蹤







    • 譯者:許瑞宋








    • 出版社:天下文化

      出版社追蹤

      功能說明





    • 出版日:2015/9/30








    • ISBN:9789863208181




  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



    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

    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

    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

    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kingstone.com.tw/book/book_page.asp?kmcode=2015610075377&RID=C1000302652&lid=book_class_sec_se&actid=WISE

    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評價,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哪裡買,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評比,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推薦2017,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價格,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特賣會,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折扣價,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推薦好書,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好書推薦





    活動時間:11月27日00:00-23:59

    活動範圍:F1-F101

    活動方式:

    活動一.首儲最划算

    於活動期間每日首次單筆儲值滿下列金額即可獲得超值返饋。每日可獲得一次

    首次儲值(NT)

    獎勵

    首儲150以上

    紋章境界丸*10、試煉聲望*50

    活動二. 單筆儲值享回饋

    於活動期間單筆儲值下列金額即可獲得超值返饋。獎勵可重複獲得

    單筆儲值(NT)

    活動獎勵

    500

    紋章境界丸*10、能量之書*15、幻影Boss召喚石*5

    1000

    紋章境界丸*25、高級能量之書*15、功勳獎章*3、幻影Boss召喚石*12

    3000

    紋章境界丸*80、特級能量之書*15、功勳獎章*15、精華晶石*3

    活動三. 累計儲值獎勵再加碼

    於活動期間累積儲值達指定金額即可獲得下列獎勵,獎勵每人僅能獲得1次。

    累計儲值滿下列金額(NT)

    活動獎勵

    3000

    星魂*50,00、紋章境界保護卷*20、萬能品階石*3

    5000

    星魂*20,000、紋章境界保護卷*30、紋章境界丸*50、萬能紋章境界丸*1

    10000

    紋章境界保護卷*50、神級異界寵物卷*3、高級天道丸*10、萬能紋章境界丸*2

    注意事項:

    1.活動獎勵將於3個工作天內(遇例假日順延),以信件方式發送至玩家信箱,如因玩家個人因素逾時未領取,官方將不做額外補償。

    2.本活動獲得的獎勵道具,均不得自行要求官方轉換、轉讓、折換現金或其他虛擬道具、貨幣。

    3.活動期間,遊戲官方保留變更或終止本活動時間、內容之權利。

    好遊戲不囉嗦!點我直接玩!



    《NiceGame》遊戲中心 營運團隊 敬上

    2015-11-27







    活動時間:11月27日00:00-23:59

    活動範圍:F1-F101

    活動方式:

    活動一.首儲最划算

    於活動期間每日首次單筆儲值滿下列金額即可獲得超值返饋。每日可獲得一次

    首次儲值(NT)

    獎勵

    首儲150以上

    紋章境界丸*10、試煉聲望*50

    活動二. 單筆儲值享回饋

    於活動期間單筆儲值下列金額即可獲得超值返饋。獎勵土地銀行信用貸款率利可重複獲得

    單筆儲值(NT)

    活動獎勵

    500

    紋章境界丸*10、能量之書*15、幻影Boss召喚石*5

    1000

    紋章境界丸*25、高級能量之書*15、功勳獎章*3、幻影Boss召喚石*12

    3000

    紋章境界丸*80、特級能量之書*15、功勳獎章*15、精華晶石*3

    活動三. 累計儲值獎勵再加碼

    於活動期間累積儲值達指定金額即可獲得下列獎勵,獎勵每人僅能獲得1次。

    累計儲值滿下列金額(NT)

    活動獎勵

    3000

    星魂*50,00、紋章境界保護卷*20、萬能品階石*3

    5000

    星魂*20,000、紋章境界保護卷*30、紋章境界丸*50、萬能紋章境界丸*1

    10000

    紋章境界保護卷*50、神級異界寵物卷*3、高級天道丸*10、萬能紋章境界丸*2

    注意事項:

    1.活動獎勵將於3個工作天內(遇例假日順延),以信件方式發送至玩家信箱,如因玩家個人因素逾時未領取,官方將不做額外補償。

    2.本活動獲得的獎勵道具,均不得自行要求官方轉換、轉讓、折換現金或其他虛擬道具、貨幣。

    3.活動期間,遊戲官方保留變更或終止本活動時間、內容之權利。

    好遊戲不囉嗦!點我直接玩!



    《NiceGame》遊戲中心 營運團隊 敬上

    2015-11-27







    活動時間:11月27日00:00-23:59

    活動範圍:F1-F101

    活動方式:

    活動一.首儲最划算

    於活動期間每日首次單筆儲值滿下列金額即可獲得超值返饋。每日可獲得一次

    首次儲值(NT)

    獎勵

    首儲150以上

    紋章境界丸*10、試煉聲望*50

    活動二. 單筆儲值享回饋

    於活動期間單筆儲值下列金額即可獲得超值返饋。獎勵可重複獲得

    單筆儲值(NT)

    活動獎勵

    500

    紋章境界丸*10、能量之書*15、幻影Boss召喚石*5

    1000

    紋章境界丸*25、高級能量之書*15、功勳獎章*3、幻影Boss召喚石*12

    3000

    紋章境界丸*80、特級能量之書*15、功勳獎章*15、精華晶石*3

    活動三. 累計儲值獎勵再加碼

    於活動期間累積儲值達指定金額即可獲得下列獎勵,獎勵每人僅能獲得1次。

    累計儲值滿下列金額(NT)

    活動獎勵

    3000

    星魂*50,00、紋章境界保護卷*20、萬能品階石*3

    中國信託貸款5000

    星魂*20,000、紋章境界保護卷*30、紋章境界丸*50、萬能紋章境界丸*1

    10000

    紋章境界保護卷*50、神級異界寵物卷*3、高級天道丸*10、萬能紋章境界丸*2

    注意事項:

    1.活動獎勵將於3個工作天內(遇例假日順延),以信件方式發送至玩家信箱,如因玩家個人因素逾時未領取,官方將不做額外補償。

    2.本活動獲得的獎勵道具,均不得自行要求官方轉換、轉讓、折換現金或其他虛擬道具、貨幣。

    3.活動期間,遊戲官方保留變更或終止本活動時間、內容之權利。

    好遊戲不囉嗦!點我直接玩!



    《NiceGame》遊戲中心 營運團隊 敬上

    2015-11-27




    94560FF0AD14964D
arrow
arrow

    黃雅韋到銘霜舌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